沈警方連破三起環保案抓5人
短短几個月時間裏就能獲得20多萬到70萬的利潤,為了盜採砂石謀取暴利,不法分子想盡了辦法。
有人利用租工業地行事,有人甚至將工程轉包,用盜賣砂石的錢折抵工程款。還有人利用廢品收購站處理危險化學廢料來節約生產成本。然而這一切都難逃警方的法網恢恢。
自遼寧公安機關打擊非法採砂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以來,瀋陽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組織警力深入轄區排查線索,相繼破獲了3起破壞生態環境的重大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5名。
名義上租下工業地
實際上盜採砂石
2019年11月14日,經濟技術開發區公安分局接到羣眾舉報,位於經濟技術開發區北渠岸路某處,由32歲男子孫某某承租的10畝工業用地上有挖坑填埋跡象,並且周圍堆放着已曬乾的細沙,懷疑有人盜採砂石。
經濟技術開發區公安分局迅速成立專案組開展案件調查。專案組民警經過近10個月的縝密偵查,全面掌握了犯罪嫌疑人孫某某以租用土地為名,非法盜採砂石牟利的犯罪事實。
經查,犯罪嫌疑人孫某某累計非法盜採砂石近6500立方米,涉案價值24萬餘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孫某某因涉嫌非法採礦犯罪已被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依法予以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雨水泵站工程層層轉包
盜賣砂石頂賬工程款
2020年6月中旬,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接到羣眾舉報:開發區大潘鎮某雨水泵站存在非法採礦問題。
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立即開展調查,瞭解到該雨水泵站構建工程由瀋陽某公司項目負責人59歲的安某承包。而安某在工程到手後,又將其轉包給某施工方負責人馮某某,並與馮某某簽訂了土方承包合同,由36歲男子劉某某、33歲男子王某某負責具體施工。
隨後,安某私下將工地內砂石賣給劉某某折抵工程款,劉某某又將砂石賣給王某某。
最終,由王某某僱傭人員、車輛將砂石運出工地轉賣。
在此期間,犯罪嫌疑人安某、劉某某和王某某共盜採砂石約17400立方米,涉案價值70餘萬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安某、劉某某、王某某因涉嫌非法採礦犯罪已被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廢品收購站
擅自處理危險廢物
2020年10月下旬,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民警發現,位於瀋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大潘鎮大潘村某廢品收購站涉嫌擅自處理危險廢物,對周邊環境產生嚴重影響。
隨即,警方部署調查取證,掌握該廢品收購站擅自處理危險廢物的證據。
11月4日,警方聯合區環保部門對該廢品收購站展開集中行動,將廢品收購站經營者42歲男子孟某某抓獲。
經環保部門檢測,孟某某經營的廢品收購站內已處理和尚未處理的標有“引火性液體類”、“腐蝕性物質”等標籤的廢鐵桶及廢塑料桶,均沾染了已經廢棄的危險化學品,屬於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總質量共計9020千克。
目前,犯罪嫌疑人孟某某因涉嫌污染環境犯罪已被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依法予以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遼瀋晚報首席記者 呂洋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於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複製、編輯或發佈使用於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複製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佈,可與本網聯繫,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